产业焦点
- Home
- 潜力产业及选址
- 产业焦点
何谓“冷链(Cold Chain)”?
最近,“冷链”这一词屡见报端。乍一看可能难以理解,现在仔细看一下其含义。冷链是指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环境,将包括农畜产品在内的某些食品、医药品等需经调温的产品,在生产、贮藏、运输、销售,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,以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一项低温流通系统”,这一种走向物流行业最前线的概念,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建立起来的。
按温度分类的冷链产品
分类 | -35°C | -20°C | +2°C~+8°C | +12°C~+25°C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类型 | 速冻 | 冷冻 | 冷藏 | 温度控制 |
产品 | 鱼类、 生鱼片类 | 冰淇淋、冷冻肉、 冻鱼 |
每日食品、医疗、水果、 蔬菜、花卉类 |
巧克力、咖啡、 红酒类、 花卉类、医药品 |
世界冷链产业的发展趋势(以中国、日本为中心)
自2010年以来,冷链集装箱产品(货物)数量的增长率高达10%,超过一般集装箱产品的增长率。根据英国一家著名咨询机构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,今后5年,对于冷链集装箱的物流需求将超过22%。(Drewry, 2014年)
目前,这种趋势主要由Maersk、MSC、CMA、CGM等全球性船公司主导,是因为除了以食品为代表的传统产品之外,对医药品、热带水果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。值得关注的是,亚洲区域内的物流量(物资流动量)呈现快速增长趋势,其中,中国所占的比重高达38.7%。(IADA, 2014)
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:第一,存在“超级巨型市场”。就中国市场的潜在价值而言,2013年食品冷链(以所有的食品为对象提供冷链物流服务时)的价值达5,264亿美元,据预测,到2020年该数据将猛增至1.2万亿美元左右。
第二,位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,中产阶级比例随之增加,对进口产品尤其是水果类、肉类的需求也随之增大。众所周知,食物是收入弹性最大的品目之一。以韩国为例,自进入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2万美元时代”以来,韩国国内冷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对高级(有机农)肉类、鱼类、水果类、鲜榨果汁、紫菜包饭/盒饭/饮料、咖啡等成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。就中国而言,截止2014年为止,中产阶级人数达1.2亿名,据预测,到2020年有望增至2.8亿名,从中可知,中国冷链市场将获得可持续增长是无可置疑的。(根据中国冷链联盟的采访结果显示,年增长率有望高达20~30%。)
第三,中国与韩国等邻近国家之间的进出口结构发生变化。过去以中国廉价农水产品的对韩出口为主的出口模式,如今快速转换为以韩国高附加值农水产品(加工食品)的对华出口为主。尤其是,其他调制农产品(现成食品)的出口仅在2006-2011年里就增长了189%。
然而,尽管现今存在上述的需求,但由于中国的冷藏冷冻仓库及运输工具不足,冷链信息管理水平不高,冷藏专业化、物流专业化及经营管理技术落后,因而未能保持规定的低温环境,造成易腐食品的报废率即运输损失率最高增至40%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颁布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后,中国冷链物流及设备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,但仍处于比较恶劣环境。
以东北亚区域内另一个巨型市场即日本为例,2011年发生大地震后,冷链市场暂时萎缩,但截止2012年为止,日本境内冷链销售规模达1.1469亿吨,仍是很有吸引力的“需求来源”。咖啡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,日本已作为最高级需求来源之一,与美国、欧洲等传统的消费大国平起平坐,年销售额(市场规模)排名世界第四。
但问题是,当前日本在冷链物流方面面临着“三重苦”:第一,冷冻冷藏仓库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。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之后,当前日本冷冻冷藏仓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仅达1%,远远低于中国(14.5%)。
同时,冷冻冷藏仓库的平均尺寸很小,难以承受持续增大的货物(产品)。据报告显示,截止2010年为止,日本的平均尺寸约为1万立方米,仅相当于中国(3万立方米)的三分之一。
第二,冷冻冷藏仓库设施陈旧老化。日本冷库协会指出,就日本东京的情况而言,在当前所使用的冷冻冷藏仓库中,从建好到现在已过30多年的设施高达80%,正面临着设备陈旧老化危机。同时,据日本水产经济新闻报道,冷库衬裤老化、能源环境问题、降低成本问题就是当前日本食品制造行业所面临的最大课题。为此,日本有关当局将采取紧缩库存、上调电费等应对方案。
第三,日本冷链行业出现“人力荒”问题。就是说,因根深蒂固的老龄化问题而难以雇佣年轻的运输人员,而且,根据2007年新修订的《道路交通法》规定,驾驶货车(卡车)须持中型货车驾驶证,中型·大型驾照考试的难度变得更高。同时,限制货车驾驶员的年均劳动时间,将人工费在运输业务中所占的比例控制在40%水平。这样,限制劳动条件及环境,直接造成工资下降,由此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。(来源:日本日刊《钻石》(2013年))
如上所述,随着中国消费者要求水平的提高,农畜产品及医药品的进口市场也随之迅速增长(包括食品、咖啡、红酒、医药品及化学品等)。例如,自2005年以来,中国食品行业继续呈现增长势头,年均增长速度保持24%的水平*;农水产品市场也在2008年开始正增长后,2012年收益规模高达921亿美元,中国冷链市场呈现一路走高趋势。
尽管目前存在如此强烈的需求,但实际上中国的物流环境(包括贮藏、运输等)仍然恶劣2),因此,对于中国来说,韩国可能是最具潜力的替代据点。
韩国在构建高附加值物流枢纽(VAL)方面所具有的优势
与邻近国家(中国、日本等)相比,韩国在构建物流枢纽方面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如下:第一,基于IT应用技术的仓库运营管理水平极高;第二,大力支持各种附加服务;第三,与其他国家相比,进出口办理流程、提交资料、所需时间、集装箱费用等都更“简化”,更“减化”。
韩-中两国对主要国家的进出口物流之比较
国家 | 出口手续所需资料 | 出口所需时间 | 集装箱费用(20ft, USD) | 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|
韩国 | 3 | 3 | 3 | 3 | 3 | 9 | 8 | 8 | 8 | 8 | 790 | 680 | 665 | 670 | 670 |
中国 | - | - | - | 8 | 8 | - | - | - | 21 | 21 | - | - | - | 823 | 823 |
日本 | - | - | - | 3 | 3 | - | - | - | 11 | 11 | - | - | - | 829.3 | 829.3 |
国家 | 进口手续所需资料 | 进口所需时间 | 集装箱费用(20ft, USD) | 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'11 | '12 | '13 | '14 | '15 | |
韩国 | 3 | 3 | 3 | 3 | 3 | 7 | 7 | 7 | 7 | 7 | 790 | 695 | 695 | 695 | 695 |
中国 | - | - | - | 5 | 5 | - | - | - | 24 | 24 | - | - | - | 800 | 800 |
日本 | - | - | - | 5 | 5 | - | - | - | 11 | 11 | - | - | - | 1,021.3 | 1,021.3 |
韩-中物流成本之比较
分类 | 韩国 | 中国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物流成本 | 4,338美元 (LA→釜山→天津→北京) |
6,270美元 (LA→上海→北京) |
节省31% |
新鲜产品(易腐食品)的运输损失率 | 0.01% | 5~15% |
第四,通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(FTA)等渠道构建新的加工贸易据点,这也是韩国独具的竞争优势之一。
案例研究:仁川新港采用LNG冷热构建冷链物流集群的模式
该模式是通过利用在仁川新港附近的韩国天然气公社LNG接收终端中发生的未使用超低温冷热能(-162℃)建设低成本冷冻冷藏物流中心*的方案,旨在通过将日益增加的全球冷冻冷藏产品(货物)引导而聚集在仁川港,以“进口→保管(新港)→出口”为主要业务,从事使其充分发挥冷链转运站的作用。
这不仅能满足货主对高级运输服务的要求(冷链系统),还有利于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全球性冷链物流集群。
姜南薰先任专门委员
Invest Korea / damon_ghang@kotra.or.kr
1) 近5年来韩国农产品对华出口表现:年均增长率高达26%,据预测,到2020年前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韩国最大的食品出口市场。
2) - 因为冷库企业及运输企业等合作公司不支持包装、分类等附加服务,增加 了不必要的多余环节。
- 표标准化程度不高,人力投入↑ → 导致运费与单价之间出现不均衡现象
3) 在距离LNG接收终端1km左右的新港腹地建设规模达15万-45万平方米的冷冻冷藏专业区(冷链物流集群),与电动冷却方式相比,电费节约67%,设施投资费用则节约28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