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焦点
- Home
- 潜力产业及选址
- 最新产业信息
- 产业焦点

2020年韩国汽车产业的产量达到351万台,恢复到继中国、美国、日本、德国之后,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。曾超越我国的印度和墨西哥的生产因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,出现大幅度萎缩,相反我国在内需和出口等方面保持防守姿态。2020年汽车产业成为在我国制造业的雇佣、生产、总出口各占11.5%、12.7%和12.1%的国家核心支柱产业。由于汽车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效果很大,因此不仅汽车生产部门,而且如果包括零部件/材料、销售/装备、服务应用领域,是雇佣人员可达到190万名及占国家总雇佣人口7.1%的韩国经济中枢。今后,根据即将进行的移动产业转换是否成功,不仅产业地位,而且对韩国经济也会有很大的影响。
韩国汽车产业正在开展区别化、高级化、电动化。
对应全球供给出现差错,零部件材料采购结构再调整。
我国2020年2月中断中国产的导线系统的供给,接着2021年发生汽车半导体的全球供给不足,导致在一部分生产方面出现问题。之后,韩国汽车行业把集中于中国的导线系统供给路线扩大至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等,实现多边化,这为解决问题创造了余地。汽车半导体加强与英飞凌、NXP、瑞莎等主要制造商的纽带关系,同时正在推进与国内系统半导体企业通过共同研究、投资,组建新生态系的战略。
此外,使用于电动汽车摩托、电池的锂、镍、钴、钕等稀贵金属的价格上升、供给问题也成为另外一个争议点。由于这些金属有着对中国依存度很高的现况,据此会存在不安要因,类似于中国出口管制法的资源无期化政策等。韩国汽车行业和政府计划推进引诱政策,即事前截断类似于供给冲击的危险或降低特定材料、零部件对一定国家的依存度,全盘重组全球价值链等。

随着2020年碳素中和,推进2030年无公害汽车普及的扶持。
环境部2010年10月确定《2050碳中和计划》和“2030年国家温室气体减少目标”。据此,碳素中和委员会确定2030年在运输领域无公害汽车累计普及台数为电动汽车362台、氢气汽车88万台等总共450万台,混合动力汽车增加到400万台,为实现这一目标,决定推进政策层面的具体性扶持方案。
- 电动、氢气汽车普及率世界第一国家,实现世界市场占有率10%。
* 电动、氢气汽车销售比重:(2022)9.9% →(2025%)18.3% →(2030)33.3% - 2021年推出第3阶段的自动驾驶汽车,在主要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(第4阶段)的世界最早的商化(2027)。
- 2050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减少目标:比2018年要少35%。
* 碳素中和委员会的无公害汽车的累计普及目标:2030年整体汽车(2,700万台)中,电动汽车362万台、氢气汽车88万台。